中新网北京2月18日电(记者 郎朗)电影院里,一场已经知道结果的比赛正在进行。, 1995年第四十三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决赛,中国队先失一局。观众席上传来轻轻的叹息,第一次看这场比赛的小朋友紧张地用双手捂着眼睛,又忍不住从指缝间窥探。, “chou-lei!”——握拳,呐喊,银幕上,一个黝黑清瘦、眉头微蹙的运动员用第二局的胜利,扭转了银幕赛场上和影院观众席里的颓然,7000多人的体育馆爆发出欢呼,影院里响起掌声。, 即使已知最终的胜利,这场电影《中国乒乓之绝地反击》复刻在银幕上的28年前的决赛依然让观众心生波澜。它掀起的全民狂欢,不亚于7年后沈阳五里河体育场国足出线。那位赢下第二局胜利的运动员,是由演员许魏洲饰演的“白民和”,角色原型是世界冠军马文革。, “面对失败,球不落地,永不言弃。”电影里,“白民和”屏着这口气;电影外,许魏洲也用这句话勉励自己。, 拔掉眉毛,靠近马文革, 如果不是被提前告知,很难认出《中国乒乓之绝地反击》“五虎将”中“定海神针”般颇具大哥气质的“白民和”就是许魏洲。, 更多人对他的印象,是唱着摇滚的俊朗歌手,是多部青春都市题材剧集的男主角。, 而这一次,黑黑瘦瘦又没有眉毛、带着些倔强犀利的“白民和”,被很多人认为是许魏洲的“改头换面”之作。, 这是个话很少的角色,人物的整体塑造更多依靠外形的展示和内心戏的表达。“人狠话不多。”许魏洲看了很多角色原型的纪录片、比赛视频,用五个字向我们概括了自己眼中的“白民和”。, 从形象上找到人物的第一步,就是换肤色。白白净净的许魏洲即使涂了偏深的粉底,打光后在镜头里还是很白。后来索性用最深色号的遮瑕棒直接上妆,自己和两个化妆师拿着最大号的刷子“咔咔”刷。, 为了体现出硬朗的感觉,他剪了带着一小缕短刘海的小平头,让化妆师用镊子一撮撮拔掉了自己浓密的眉毛。“挺酷的呀!”许魏洲看着镜子里的自己,一边对新造型充满新鲜感和期待,一边疼得掉泪:“太疼了,我一点都不想哭,但是眼泪自己就掉下来了。”, 不少人会把这段花絮称作“为角色所做的牺牲”,许魏洲觉得“不至于,有点夸张”。“这是作为演员的本分,各行各业都有比我们更辛苦的。”, “白民和”的角色原型马文革,也是电影的技术指导,看到上妆后的许魏洲,他说:“嘿,这一看就是我。”, “白民和”成为马文革, 还原28年前的几场比赛,很难,但至少还能通过技术手段和镜头的转换来实现;让没有乒乓球基础的演员去演绎赛场上的运动员,更难,除了拼命练习,没别的办法。, 为了提升技术,整个剧组都在“卷”,拍戏的地方无论在哪都有球桌,只要不喊“收工”,没戏的人员就都去打球,桌子不够就打“车轮战”,打到凌晨三点,打到腿软摔倒。, “轮到谁演戏,就去球桌上找,肯定在那边练。”许魏洲很喜欢剧组的氛围,“来到这个剧组,大家都有种默契:都很识相,把球练好,把戏演好,怕就差自己这一环。”他自谦球技一般,比不得剧组的其他高手,但马文革说:“他过来球的弧线和速度,确实很真实。”, 上世纪90年代的马文革,是国乒男队至暗时刻唯一能在单打领域同欧洲强敌抗衡的希望。他挥舞着手中两面生风的横拍“大刀”,奋战于四面楚歌中,咬牙挨着肩伤打着封闭针,像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将军。, 提升打球水平,只是技术层面让“白民和”去靠近马文革,要想进一步贴近人物。还要了解这个人的性格。, “赛场上他像战士一样,非常利索,能感受到他的杀气,生活里话也不多。”许魏洲眼中的“白民和”,带着洒脱和飒的劲儿。而看似内敛的马文革,早年在接受采访时也说,自己的性格是爱出头的,一点儿都不怵,特别喜欢打决赛的气氛。, 1995年天津那场翻身仗,半决赛对韩国,马文革输了两分,教练担心他打决赛没信心,派人“试探”:“决赛你打三号怎么样?”马文革正在房间粘板,回了一句:“如果是三号就别让我打,让我上就打一、二号。”, 即使肩伤难忍,赛场上他仍面无表情,根本看不出有恙。躲闪大家的视线、不经意地揉肩、眉宇间的一丝游动、嘴角的微微抽动……许魏洲通过调整细微的姿势习惯,把“白民和”不想被教练队友发现伤情的小心思悄悄流露出来。, 现实中的马文革在赢球后是不会喊“chou-lei”的,这更多是许魏洲的小私心:“我觉得这样会更像这个人物。”虽然要尽可能地还原人物,但他觉得,作为演员,还要有自己特色的、再创作的东西。, 忘记我,记住“白民和”, 在阐释“白民和”的过程中,许魏洲不断地调整,尽力去寻找本能的、下意识的反应。, “演戏演戏,就怕演,演了的话观众会知道。能看出来你是在演一种状态、一种情绪。但最怕的就是把这种东西展现出来,太浮于表面了。”, 有一场戏,“戴敏佳”(邓超 饰)上任国家队男乒主教练,原以为自己也能跟着师傅沾光成为“一号种子选手”的“白民和”,却被分给了别的教练,像是被“抛弃”了似的。许魏洲一开始没太拿捏到这种情绪,是失落吗?好像也不全是。, 邓超把他拉到一边讲戏:“你现在想象一下,明天‘白民和’这角色就把你换掉了,让其他人来演,你现在把这种感情带入到这场戏里。”许魏洲形容自己“蹭”的一下就来状态了,“那种愤恨、委屈、不安、隐忍一下子就出来了,本能地就带入到角色里了。”, 真的沉浸到人物状态和具体环境里,会情不自禁和人物共情。电影的美术指导霍廷霄介绍,该片美术设计历时4个月,画出近两千张图纸,涉及78个场景。极具带入感的画面,让人在片中找到28年前的“人事物”的感觉。即使缺乏对那个年代具象的记忆,但当自己置身于满是上世纪90年代的公交车、服装的片场时,许魏洲觉得,自己就是“白民和”。, 有一场 “白民和”的雨中戏,为了准备好这场戏,许魏洲洗澡的时候都在模拟情景,用不同的节奏、断句琢磨怎么说词。, 然而真正开拍时,之前准备的所有细节都被抛诸脑后, “站在片场,就觉得我就是当年那个人。”3月,零下几度飘着雪的北京密云,许魏洲在剧组营造的大雨场景中吼着自己的台词,“当时心里想着‘教练我要打球!’全是感情,没有技巧。”, 他很欣慰观众没认出“白民和”是谁演的,“希望大家看过电影后记住的是白民和这个角色,不是许魏洲这个名字,我觉得就很好了。”, 电影《中国乒乓之绝地反击》中,“绝地反击”这四个字是在“白民和”这里点了题。决赛场上他的胜利,拉回了士气。, 许魏洲有时候觉得,自己好像在平行时空里,戏里演绎着绝地反击的故事,戏外的剧组也是在绝地反击。, “从导演到演员,我们都是卯着一股劲儿,希望把这口气泄出来,能绝地反击,做得更好。”, 28年前,在天津举办的第四十三届乒乓球世界锦标赛,7000多人的场地爆满,山呼海啸,马文革说连球的声音都听不清了。胜利的那一刻,队员们扔下球拍,扑向倒在地上的队员抱作一团。, 那天,是中国乒乓球走出泥泞的开始,是后来者所见到的第一缕光明。(完)
Copyright © by CCTV娱乐报,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文字和图片转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