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3月4日电 (记者 应妮)近年来,数字技术全面赋能文化产业,数字文艺作品应运而生。数字文艺作品的线上云演播,打破了传统的传播方式,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也深刻改变着文艺作品的创作、生产和传播,推动着文化产业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如何推动数字文艺作品的规范化建设,以形成良性循环发展的新业态模式,是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 对此,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国家话剧院院长田沁鑫于日前提出了《数字文艺作品规范化建设》的提案。, 数字技术触动田沁鑫的契机,是她担任大型文艺演出《伟大征程》副总导演过程中,国家话剧院与中国移动咪咕团队运用“5G+4K”超高清视频实时传输技术,“即时拍摄、瞬时剪辑、实时投屏”完成晚会的戏剧呈现部分,为观众带来全新观看体验。, 事实上,中国国家话剧院近年来一直在数字演艺方面进行探索。2021年,剧院创作演出话剧《红色的起点》,尝试VR联屏的舞台视觉效果;推出原创话剧《直播开国大典》,持续探索“即时拍摄、瞬时剪辑、实时投屏”技术。2022年,剧院推出文献话剧《抗战中的文艺》,将装置影像艺术与话剧本体艺术相结合,打破“影像”与“舞台”的结界,在光影交叠和场景调度中营造出历史与现实互为关照的沉浸感和时代氛围。, 在提案中,田沁鑫表示,按照文化和旅游部“线下线上融合,演出演播并举”的发展要求,文艺单位创新打造线上演播精品剧目,从数字化、市场化等角度进行探索。为促进数字文艺作品的规范化建设,她建议从三方面着手。, 第一,拓宽思路,确保数字文艺作品的传播和推广。, 田沁鑫指出,目前,数字文艺作品线上演播的主要渠道是爱奇艺、腾讯、优酷等视频平台。建议拓宽思路,用好线下影剧院等资源,从院线发行的角度拓宽传播渠道,促进数字文艺作品的传播和推广。, 在她看来,影院作为大众娱乐场所,可针对戏剧观众群体打造定制化服务。数字文艺作品的院线播映,建议采取“多样化营销+个性化服务”的策略,打造行业竞争中的差异化优势,维系除重点档期以外的日场上座率。, 第二,统筹管理,打造数字文艺作品的标识化。, 田沁鑫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相关工作为例。2022年4月,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办公厅发布《关于国产网络剧片发行许可服务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推进网络剧片政务服务的标准化、规范化和便利化,形成了同一类内容,由同一个管理主体综合指导和制定规则的机制;2022年5月,网络剧、网络电影等网络视听节目发布“网标”(网络剧片发行许可证);2022年9月,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布国产电视剧片头统一标识,准确标注国产电视剧发行许可证号。, 她认为,鉴于数字文艺作品与线下演出属于同一类内容,建议统筹到文化和旅游部统一管理。此外,为适应新时代数字文艺作品的高质量发展需要,建议数字文艺作品进行许可证式的管理模式,进一步提升数字文艺作品制作规范化、标准化,打造中国数字文艺作品的标志性文化符号。, 第三,加强联动,助力数字文艺作品的新未来。, 数字文艺作品汇集了剧目创作、制作发行、宣传推广等各个行业。她建议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国家电影局等相关部门加强沟通协作,明确工作职能职责范围,建立责任清晰、人员明确、任务具体的良好工作机制,形成联动机制。, 田沁鑫表示,未来,中国国家话剧院将探索戏剧和互联网技术的融合,建设戏剧现场云演播平台和数字智能演艺基地。“戏剧和网络的融合不止步于直播,而是要实现戏剧线下创作与线上数字化创作的全面融合,通过数字的、审美的方式,让精彩的中国故事被更多人看到。用更多优秀文艺作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书写好数字中国的文化篇章,也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出我们文艺的力量。”(完)
Copyright © by CCTV娱乐报,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文字和图片转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