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8月9日电 (记者 应妮)前些年有机构曾在网上发起了一项“死活读不下去的图书”调查,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红楼梦》竟高居榜首。《红楼梦》真的那么“难读”吗?或许换一种打开的方式,会令人耳目一新。, 中国电力作家协会主席刘广迎的新著《红楼心解》日前出版,该书从心理学入手,为读者提供了一种品读红楼的新视角。作者本身是管理学博士,有着的丰富管理经验,加上近些年对心理学的深入研究,融合两方面的理论和概念,形成了独到的解读工具。, 《红楼心解》说《红楼梦》是:一无年代、二无地点、三无始终的“三无产品”。这种“无”不是真正的无,是面对生命、人性、自然的超越与包容。这不是在赋予《红楼梦》新的意义,而是《红楼梦》赋予人生新的理解。贾宝玉是众多男性的想象共同体,秦可卿是众多饮食男女肉体欲望的浓缩,刘姥姥是一股绵绵不息的市井烟火气。这些放在《红楼梦》中是艺术,放在每个人的心里,就是生活,就是普遍的生命状态。作者解读“红楼梦”,也是在探寻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全书分为动机论、潜意识、心智论、生位论、关系论等章节,将王夫人描述为另类“董事长”,王熙凤为荣府“总经理”,还有“秘书长”鸳鸯、“宝玉办副主任”晴雯等等,用当代人能读得懂的语言来分析《红楼梦》中的人物。, 这种角色的转化和渗透,让读者有了新的阅读体验,看懂人心,更看懂世界。正如作者刘广迎所说,“大家都知道人心重要,但人们在心中的投入并不多。如今,人们喜欢美容、热爱健身,甚至会投巨资整形,却极少去‘投资’自己的心,反而更多地折磨自己的心……如果我们不能解决好心事,即使富可敌国、权大于天、貌美如仙,还是停留在原点,照旧安顿不好自己。《红楼梦》的故事里,就隐藏着这种道理,包含着这些心事”。, “红学”自出现伊始,就引起热议。在《红楼心解》中,没有纠结于“红学”的索隐派、考据派、题咏派等等,而是吸取了众多红学大家的成果。从“红学”研究角度,作者既是外来者、闯入者,更是融入者。《红楼心解》面对的群体是大众,而不是局限于某一个学说或派别。刘广迎认为,“它能够成为经典中的经典,是因为它在记述人们的日常生活。普遍规律寓于日常生活,不存在于非常”。这也正是作者选择破解《红楼梦》的原因。(完)
Copyright © by CCTV娱乐报,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文字和图片转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